吴东雷律师:15851219308
Previous Next
当前位置:主页 > 刑法溯源 >

秦朝刑法制度

时间:2020-06-09

       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,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,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。

       秦朝建立后,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思想和政策,而以韩非为代表的以法制为中心,法、术、势相结合的思想,对秦朝政策影响最大,成为其指导思想,“法令由一统”秦朝建立后仍沿用战国时期秦国的法律并推行到全中国,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令,皇帝享有最高立法权,“法出于一”由皇帝“制作明法,臣下修饬”皇帝在全国实行独裁,以巩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;“事皆决于法”加强立法,以吏为师,事皆决于法,做到凡事“皆有法式”以至于“秦法繁于秋荼,而网密于凝脂”;“以刑杀为威”法网严密,以致人们动辄触犯刑律而遭受严刑重罚。

       从秦朝的立法活动及《睡虎地秦墓竹简》中反映出秦朝法律令内容相当丰富。从秦简记载秦律关于定罪量刑原则如:秦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,秦简《法律答问》:“甲小未盈六尺,有马一匹自牧之,今马为人败,食人稼一石,问当论不论?不当论其偿稼。”又“甲盗牛,盗牛时高六尺,系一岁(囚禁一年),复丈高六尺七寸,闰甲何论?当完城旦。”以上二例,意即前者身高未足六尺,不负刑事责任,后者已达六尺七,应负刑责;以区分有无犯罪意识,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,秦简《法律答问》:“甲盗,赃值千钱,乙知其盗,受分赃不盈一钱,问乙何论?通论”。又:“甲盗钱以买丝,寄乙,乙受,弗知盗,乙论何也?毋论。意即前者乙知甲盗窃,虽分赃不足一钱,却与甲同样以盗窃罪论处;后者乙虽为甲寄存赃物,但不知甲盗窃,而不论罪;秦律区分“端”与“不端”即故意与过失。秦简《法律答问》:“诬人盗值廿,未断,又有他盗,值百,乃后觉,当以并赃以论。”意即:先犯有诬告人盗窃二十钱东西的罪,尚未判决,又发现该犯还有盗窃罪,赃值一百钱,依律“并赃以论”。两人或两人以上所实行的犯罪为共犯,秦律认为共犯的社会危害性大,故处刑罚较重,秦简《法律答问》“五人盗,赃一钱以上,斩左趾,又黥以为城旦;不盈五人,盗过六百六十钱,黥劓以为城旦。”秦律中关于“自出”亦今天所称“自首”规定,秦简《法律答问》:“把其假(携带所借官有物品)以亡(潜逃)得及自出,当为盗不当?自出,以之论,其得,坐赃为盗,盗罪轻于亡,以亡论。”意即携带官府财物逃走,如能自首就以轻罪处罚,反之,按重罪处罚。

       秦朝刑罚有死刑、肉刑、作刑(劳役刑)、迁、赀、谇。秦朝沿用战国时秦国执行死刑的方法,种类很多,常用者有:具五刑,其法为:“先黥、劓,斩左右趾,笞杀之,枭其首,菹(音租)其骨肉于市,如诽谤詈诅者先断其舌。“是一种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。族诛,即因一人犯罪而诛灭其亲族的刑罚。枭首,即将犯人的头颅砍下,悬于木杆上示众的刑罚。弃市,即在人众聚集的闹市,对犯人执行死刑,以示为众人所弃的刑罚。肉刑,秦朝沿用墨(黥) 、劓、剕(分斩左右趾)、宫刑外,还使用肉刑与劳役刑并用的刑罚,如:左趾黥城旦,即斩左足,然后黥,再处以城旦劳役等。作刑(劳役刑),包含城旦、舂,即建筑的苦役;鬼薪、白粲即男犯砍柴,女犯择米;司寇、作如司寇,强制到边远地区服劳役;罚作、复作,即男犯到边远地区戍守,女犯到官府服劳役的刑罚。迁刑,把犯罪者迁到边远地区的刑罚;赀刑,就是强制犯人缴纳一定购物或服徭役的刑罚,谇,就是训诫。此外,秦朝还广泛用“籍没”,“赎”等刑罚。

       秦朝法律令所规定的犯罪种类繁多,常见罪名如:不敬皇帝罪,据秦律令,不仅对皇帝本人有失恭顺且对其命令怠慢,都视为对皇帝不敬,将处以重刑,此外还有诽谤与妖言罪、贼杀伤罪、盗徒封罪、以古非今罪、妄言罪、投书罪、乏徭罪……等等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律师